集世界品牌商界精英 引500强企业招商
您当前位置:中国品牌招商网 > 碳纤维资讯 > 新闻正文

碳纤维材料将引领汽车行业新一轮变革

2016/4/25 15:13:12本站原创


【导读】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凭借着轻质、高强、耐高温、抗腐蚀等特点,碳纤维被用于航空、导弹等国防军工领域,同时又在风力发电、汽车零部件、压缩气瓶等民用领域应用广泛。

  近几年,碳纤维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如果说福特创建流水线生产是汽车行业的第一次革命,那么碳纤维+新能源可能是第二次汽车革命。”曾有市场人士发出如此感慨。

  据了解,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用作汽车传动轴、板簧、构架和刹车片等制件,能在减轻汽车重量的同时达到节能省源的效果。下面一组研究数据足以说明碳纤维应用在汽车行业的优越性,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目前钢铁材料约占车体重量的3/4,如果汽车的钢材部件全部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置换,车体重量可减轻300kg,燃油效率提高36%,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减17%。

  汽车行业格局颠覆者

  自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7年蝉联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汽车市场,稳居世界第一汽车大国。汽车制造业的欣欣向荣也给碳纤维材料带来了发展机遇。

  “2001年的时候,宝马和大众几乎同时找到咨询公司来做一个研究,未来20年内什么技术会颠覆现有汽车行业的格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就是到2020年碳纤维制品成本会与铝合金持平,从而颠覆现有汽车产业格局。”在由寻材问料、碳纤维资讯主办,新材料在线协办的“2016第二届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以下简称“2016碳纤维研讨会”)”上,欧洲汽车轻量化联盟理事、意大利APS公司合伙人宋廷瑞博士表示。

  事实上,优异的性能或是碳纤维材料吸引宝马、大众等汽车巨鳄青睐的重要因素。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碳纤维比重不到钢材料的四分之一,同时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材料的七到九倍,并且23000~43000Mpa的抗拉弹性模量也远高于钢材料。

  “对于传统汽车而言,面临着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法规,车身轻量化是必然趋势。” 宋廷瑞博士表示。

  对此,意大利康隆公司北京首席代表薛健在2016碳纤维研讨会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很紧迫的要求,汽车行业原来用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等,在减重方面,高强度钢相比钢材可以减重5-25%,铝合金相比钢材可以减重40%,多向碳纤维相比铝合金可以减重20%,如果是单向碳纤维相比铝合金可以减重60%。”

  不难发现,具备低密度、轻量化等特点的碳纤维材料已然成为亟需技术变革的汽车制造商们的首选材料。

  采用全碳纤维车身的BMW i3和i8可谓是碳纤维在汽车行业应用中的代表作品。更有行业人士将BMW i3和i8称作是汽车工业的一次革命。作为汽车巨鳄,宝马早在2009年便与全球领先的碳制品厂商SGL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专门生产车用碳纤维并向宝马公司供应碳纤维材料。

  实际上,不仅宝马实现了突破,奔驰、奥迪均已在碳纤维车身及部件的产品线展开布局。并且这一趋势已经蔓延到国内,“国内也有很多整车企业在尝试运用碳纤维,比如奥新、北汽、吉利、奇瑞等。”东华大学余木火教授在“2016碳纤维研讨会”上透露。

  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发展态势迅猛的新能源汽车或正成为碳纤维应用的蓝海市场。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3.11万辆,同比增长3.4倍。毫无疑问,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井喷”年,但不容忽视的是,行业火爆背后关于如何提高纯电动有续驶里程等问题日渐凸显。

  对此,多位市场人士均表示,通过使用碳纤维减重后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问题。

  碳纤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行业内权威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刚结束的人大会议上,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需要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而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提高续航里程的必经之路,估计届时新能源汽车需要5-7万吨碳纤维,市场空间很大。”余木火教授透露。

  在市场和技术催化下,北汽、上汽、比亚迪、上海蔚来等国内汽车厂家纷纷加快了轻量化纯电动新车型规划,争取占据更多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新材料在线获悉,这些预计在2017年至2018年陆续上市的车型,将大量采用汽车轻量化设计方案,这无疑将为碳纤维部件的应用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必须把握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若中国品牌汽车没有提早布局,有可能被第二次甩飞。”长安汽车设计院院长曹渡曾表示。

  不难预测,新能源+碳纤维即将为汽车行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