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家具产业财富膨胀的发迹史再次出现。今天的南康,15年前的顺德家具时光倒流,机会触手可及。”
上周,顺德木业协会受到江西省赣州市属下的南康市相关部门的邀请,组织会员企业去考察。宝丽雅集团的谢锦河总经理作为顺德木业协会会长也去到南康,看着他带回来的南康资料,见到上面这句话,我也想到了顺德家具业现今所面临的挑战。
南康市是“木工之乡”,今天有人称为“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当地有人对顺德木业协会的来访团员讲,今天南康的家具产值是顺德的1/3,他们认为很快这个比例就会改变,我想会否5年后南康的家具产值就能与顺德持平?再5年后又会否超越顺德,变成顺德的产值是南康的1/3呢?
我想,这种转变也引出了在产业转移的趋势我们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我们看到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会转离中国,如服装、鞋帽等,特别是做出口市场的。我想很快就能大量地在中国市场看到东南亚制造的服装、运动鞋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会看到东南亚制造的中国品牌服装,比如“李宁”、“361°”等。这情况的出现离我们不远了!因为东南亚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等都低,成为这类产业的投资洼地,这是资本游戏规律所决定的。
回到顺德,在内销市场的布局中,顺德家具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具有自己的优势:一是产业链的配套完善,即前边的原料市场;二是中间工厂有的生产技术和工人资源,三是销售市场就在家门口,顺德家具的销售市场形成得早,使营销成本大幅下降,这是核心优势。另外,家具产业的设备与模具投入并不大,顺德也已形成了家具产业的配件市场,这些全部都在顺德。现在南康家具产业也是在顺德拿配件,回南康生产,再运到顺德,不少是打顺德制造的招牌来销售的。
在这件事上看,我想可看到南康家具产业的发展过程。作为传统“木工之乡”的南康,在90年代很多人来顺德的家具厂工作,学到了不少技术,一些人渐渐成为主管、经理等。这部分人中一些看到家乡当地有合适的机会,就回去创业。而随着顺德这几年生产成本的高速上升,顺德一些家具业的老板放弃了生产,而专注在销售市场的开拓上。他们支持员工回到南康开厂,把接到的订单交给南康生产,也就加速了转移。
可以说,南康是被比作顺德的儿子成长起来的,儿子长大了就要成家立业。南康市位于中国中部,离国内的消费市场更近,他们会开拓自己的销售市场。而且,约在3年前赣州市政府来顺德招商时,我就跟其市长说,家具要完善两个产业链,一个原料产业链,一个销售产业链,要加快产业需配套。从谢总带回的介绍资料看,他们已经走得很快了,这两个产业链在逐步完成中。我想,这次南康当地邀请顺德木业协会去考察,是包含了希望吸引顺德原材料产业链到南康落户的意思。
这个状态我们无法阻碍,只能站在顺德制造角度积极去思考对策。从西方产业转移的经验看,有的产业必然转出,也有些是能留下来的,如德国与意大利也有家具产业,但是他们造的家具向更高的档次走,包括有十年的保证。我想顺德也可学习这路径。对策之一是可以继续扩大品牌力度,但这方面非顺德家具的强项,而且很多顺德家具企业并不太想走出去,这是基于认为顺德本地特别好的特殊状况。那么,另一个对策就是要有好的技工。因为中高档家具制造并非标准化生产,订单更多为个性的差异化,这对技工的要求比较高,还要有合适资本需求的公平环境与更好的人力资源环境。所以顺德的职校可否学习德国的双轨制教育模式,培养技术工匠?那么顺德家具业就能保留一些中高档的家具来做,保留附加值更加高的生产基地。于这层面顺德政府值得多关注东莞产业转移的情况,因那里会转移得更快。
这是我对顺德家具业转型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思考,比家具更快面对的是顺德五金制造业。我想到近日申请破产的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也想到二年多前到台湾高雄的工业加工区看,那里草长得比人高了。产业转出后的空心化,的确是政府要及早应对的,如可加大支持的力度,使资本能留下来并有发展的空间。
(作者:顺德区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整理:中国家具十大品牌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MORE热点新闻
MORE